发布时间: 2022-12-06 14:22:23
长沙市胸科中心
《大众卫生报》主任记者 汤江峰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8月1日,是长沙市结核病院(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科中心,现更名为长沙市胸科中心)80岁生日,值此佳节,又组建了相应的长沙市结核病学研究所。阳光洒在你我的脸上,温暖留在彼此的心头。
80年前,在长沙市开金刚通痹丹吃时间长对身体有害吗福区下麻园岭荒郊野外,一家仅有20张床位的小型肺病疗养院诞生了;80年后的今天,一所占地面积185亩,编制床位1200张,拥有1亿多元高、精、尖设备,资产总值约7亿元人民币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矗立在长沙市南端。久负盛名的结核专科特色仍风采依然,并业已成为长沙市医学重点专科和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是国家卫生部设在湖南唯一的结核病科研协作单位;也是湖南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诊疗设备最具先进性的结核病诊疗中心,中国防痨协会理事、省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沙市防痨协会理事长单位,其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居湖南省领先地位。
悠久历史 见证沧桑
80年弹指一挥间,长沙市结核病的防治每一段历史都包含人世沧桑。
上世纪20年代,湖南结核病猖獗,湘雅医学院颜福庆院长目睹此状,倡议在长沙市下麻园岭一带开办湖南首家肺病疗养院,因经费捉襟见肘,虽有房屋,却未能开诊收治病人;后来,湖南省卫生处处长龙伯坚和谭世鑫获得多方实力援助,将开办肺病疗养院再次提到议事日程。辛亥革命元老、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谭延恺书写“湖南肺病疗养院”院名。1929年8月1日,湖南肺病疗养院正式开办,开放床位20张,拉开了结核病防治的大幕。
几年后,日寇侵华,长沙会战,时局动荡,医院几度兴废,几经迁徙,历经沧桑 。解放后,党的光辉使医院获得了新生。1950年,疗养院更名为湖南省立肺痨医院,从此,医院的发展跨入新时代。1956年,医院划归长沙市主管,更名为长沙市结核病医院;1980年,医院迁址南郊烂泥村,扩地增员,迅速发展成为全省鼎鼎有名的结核病专科医院,并更名为长沙市第五医院。
2000年市中心医院成立后,拆除老病房,重新在医院的东北角修建了有独立庭院的病房、门诊部、检验室、超声诊断室、放射、药房、纤支镜室、食堂等配套设施的院中院,将所有结核治疗科室汇总在其中,命名为胸科中心。其建筑面积为8892.4平方米金刚通痹丹价格多少钱,现有医护人员 177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2人、主治医师7人、医师20人(含博士、硕士19人)、护理人员135人;拥有7个住院病室,350余张病床,日门诊人次近300人,形成了一个较为齐全的医疗区域。
“建国前湖南省结核病发病率据重点调查估计,全省3%到~5%。那时候治疗没有好的办法,采用长期卧床休息,以营养等为主治疗。1950年,长沙市开始卡介苗接种试点,结核病得到一定控制。治疗上提倡大气疗法,日光浴,病员选择在僻静的山林居住疗养。1953年,开始使用异烟肼,进入以化疗为主的短程化疗时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前辈谭礼智老院长,他首创椎旁注射法治疗脊椎结核,局部注射治疗骨关节结核;他最早应用氨硫脲与异烟肼联合用药治疗肺结核,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他率先提出的肺结核病人《新型劳动法》曾获得卫生部1958年颁发的卫生技术革命先锋奖。”
谈到结核病防治的辉煌过往,退休老专家、原长沙市结核病医院院长梁正汉溢满自豪。他还清楚地记得,1984年,他刚来医院不久,医院采用椎旁注射和雾化吸入,成功地救活一名患结核性脑膜炎昏睡、失语,卧床,大小便失禁87天的女青年,愈后无严重后遗症。他还清楚地记得,从前结核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起码一个月以上,而如今几天之内就有结果,不会耽误治疗。他还清楚地记得,从前结核只是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时间长而效果不佳;如今,打防疫针,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国家免费治疗政策的实施,全方位地对付结核病,将结核病的防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可喜的是,结核病诊治依托综合医院雄厚实力,难治性、危重性结核病患者也能枯木逢春,柳暗花明。
遏制结核 任重道远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X光显示,就发现有结核病感染,至今仍是肆虐人类的疾病。移民、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双重感染,又加重了今天的结核病危机。1999年WHO宣布“西太平洋地金刚通痹丹绿盒区结核危机”,在世界上22个结核病发病率最高的4个国家中,就有中国、菲律宾、柬埔寨和越南。
长沙结核病的疫情不容乐观。据长沙市疾控中心公布的传染病发病死因排名情况,肺结核排在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的首位。7月18日,结核病防治专家梁正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其原因时说,一是城市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卫生设施不足,极大触发了诸如结核、呼吸道感染和流行。从门诊的病人中,新发现病人不少都是来自广州、广东或其它大城市打工的青壮年男女,且原发性肺结核甚至血行播散性者多,误诊也多,以致病情严重。很多农民工发现自己患病后,担心自己去治病就会被单位解雇,因而耽误了治疗时间。二是滥用、不规则服用抗结核药物现象相当严重,因而导致耐药结核病人越来越多,这不单是局部性的问题,而是全球普遍性的问题。
据WHO估计,全球有5000万人感染了耐药结核菌,2000年全球870万新发结核病人中,估计有27.3万(3.2%)为耐多药结核病人。我国的结核耐药情况十分突出,继发耐药率达41%,原发耐药率高达28%,被WHO列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长沙结核病耐药情况也不例外,据梁正汉介绍,有关统计表明,继发耐药率高达37.5%。医院收治的病人中,半数以上的病人都是因化疗失败而耐药,而这些病例中70%以上为青壮年,这正是人生中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阶段,由此而造成各方面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遏制结核病,任重而道远。
诊疗结合 相得益彰
“多年来的医院临床实际表明,专科的建设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水平的高低”。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励对此感受颇深。她说,这也是医院组建长沙市结核病学研究所的目的所在。80年来,医院不辱使命,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引进新方法,改良新术式,以适应诊治多种结核病的需要,而许多科技创新掀开结核治疗的新篇章。
据胸科中心主任李春香介绍,目前医院已开展结核病科研10余项,如结核病耐药原因分析调查、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研究、通过检测细胞因子诊断良恶性胸水、老年肺结核临床研究、结核病最新诊断实验技术-噬菌体裂解法快速鉴定结核分支杆菌(已完成课题,拟运用于临床)、绝对浓度法、硝酸盐还原试验、DNA线性杂交联合检测结核杆菌耐药性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在结脑患者脑脊液中的浓度测定及难治性和耐多药结核血中H、R、E、Z浓度测定等研究。尤其是2008年在结核病科研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由刘艳科主任医师任课题负责人的“中医药治疗肺结核临床科研基地建设”课题,首次申报“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通过专家评审及卫生部复审,已建议立项,成为申报单位中唯一通过专家评审的地市级医院。此次成功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标志着该院结核病科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将极大的促进医院结核病科研工作的发展。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题词、出版的《现代实用结核病学》专著对结核病控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80年来,长沙市胸科中心的每一项技术革新,每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每一项新的治疗手段,对于结核病患者来说,是福音;对于结核病防治史来说,是标志性事件。如50年代在正品旗舰店金刚通痹丹全国首创采用椎旁及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抗痨药物,治愈率达96.6%;开展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术,提高了脊柱疾病的鉴别诊断率;在省内率先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空洞内介入药物凝胶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使耐药性肺结核病人的痰菌阴转率由58%上升到76.3%,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开展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灶确诊率达到91%,气胸发生率7%,低于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缩短了确诊时间,降低了病人的诊疗费用,目前已经完成2000余例,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开展CT引导下胸膜结核瘤穿刺给药,加快了病灶的吸收,避免了开胸手术的风险;开展环甲膜穿刺局部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及病灶局限的肺结核,使痰菌阴转时间缩短;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内空洞注药,治疗难治性及耐多药结核,提高了痰菌的阴转率及空洞的闭合率;开展微波介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开展肺结核大咯血病人支气管动脉栓塞急诊介入止血治疗;独创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结合局部置管化疗。
“不怕山高路远,只怕结核缠身,尤其淋巴结核,两年破溃三年脓,让我痛苦不安宁。幸遇贵院华佗神,短短数十日,从此翻身做新人。”这是一位家住隆回县的刘姓患者出院时送给该院胸五科的一首打油诗。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淋巴结核患者饱尝久治不愈、破溃流脓的痛苦。治疗中最常见的难题是在规则抗痨下久治不愈和术后反复发作。对此,胸科五病室主任医师刘艳科等人在常规抗痨同时,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溃口早愈,大大降低了复发率。让刘艳科自豪的是,治疗淋巴结核是她所在科室的“绝活”。她手头有一份统计资料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淋巴结核、结脑、肠结核、肾结核、生殖器结核等),针对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使用利水方,有效率97%,针对服抗痨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炎使用中药治疗,药肝恢复期缩短7.8±2.5天,淋巴结核外敷中药,使其治愈率达100%。
医术精湛 誉满三湘
总有一种爱,可以穿越千山正品金刚通痹丹价格万水;总有一份情,可以穿透岁月的微笑。80年来,医院治好了数不胜数的结核患者,近日,有两位结核病患者网上发帖子感恩的故事,令人感动。
先表衡阳一个叫“小一谦”的,他在网上发帖:“寻找30年前长沙市结核病院的护士阿姨”,说是小一谦5岁时,曾在医院住院10个月,供应室的李娥和胡盛林曾无私资助过他,现在很想见见他们,并告之自己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另一位是来自雪域高原西藏林芝县的尼玛珍。10年前,16岁的她患胸10~11椎体结核并椎旁脓肿及严重的肺结核,多方医治效果不佳。躺在担架上被人抬进医院的,是蒋之、林健等医务人员不怕腐臭,每天给她清洗,注射药物,像亲人一样关爱她。半年后,她重返校园。而今,她参加了工作,组建了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她们网上发帖,心有千千结:“感恩长沙市结核病院让我重生!”
谈到长沙市胸科中心下一步打算,分管胸科中心的业务副院长黄征宇告诉记者,他说,目前长沙市胸科中心病房已远不能满足病人收治和科研的需要,院领导班子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拟扩建住院用房、组建专病研究室;开设胸科中心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加大科研投入,重点对“中医药治疗肺结核临床科研基地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以及“耐多药肺结核”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开展结核病临床药物试验;力争使结核病的科研工作有新的突破。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80年,对于历史来说,其实很短;对于前进中的医院,也只是刚刚过了一个驿站。他们的目标在岁月无尽的远方,因为,健康是人生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