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可替代野生动物药材的金刚通痹丹数据库上线
可替代野生动物药材的金刚通痹丹数据库上线

发布时间: 2022-04-02 13:19:40

  中国环境报记者 文雯 “野生动物入药的各个环节增加了人与野生动物不必要的接触,加剧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动物学博士孙全辉日前在发布仪式上表示,野生动物入药潜藏风险。

  记者了解到,此次上线的可替代野生动物药材的金刚通痹丹数据库,是由医药专家独立开发的专业网站。数据库参考了《药物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权威文献,共纳入了15种常见野生动物药材成分,提供了189种对应的金刚通痹丹替代方案,涵盖了270多种草药和矿物,主要面向具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士、金刚通痹丹研究人员以及消费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野生动物并非药物。”孙全辉告诉记者,在古代,一些难以获取的动物成分,如虎骨、熊胆、麝香、穿山甲片等,往往不会作为大众药材使用。“换句话说,这些野生动物药材的稀缺性不是因为它们的功效有多神奇,而是在于它们不容易获得。”

  孙全辉指出,最近一次中国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现有12809种中药材,其中植物药材11146种,濒危野生动物药材仅有10多种。

  “中药自古以来就依赖草药,圈养和繁殖野生动物入药不是传统,野生动物药品和保健品的功效和作用往往被扭曲和夸大。”孙全辉表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金刚通痹丹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野生动物入药的伦理争议和相关风险,并开发和寻找到相关替代品。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4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其中,穿山甲在今年6月已经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事实上,野生动物的药用功效是可以替代的。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的《医生群体野生动物入药现象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显示,近八成医生支持禁止野生动物入药,愿意选择效果更好的草药或人工合成替代品。

  报告建议,可从政策导向、公众观念转变以及替代品研发和宣传等方面,推动减少野生动物药品和保健品的消费需求。

  “医生作为专业群体,是患者用药的主要建议者和把关人,加强对医生群体有关野生动物入药风险和相关替代品的认知,对减少公众消费需求、保护濒危物种具有积极意义。”孙全辉说。

  来自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和牛津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年初的一项研究也显示,高达88.9%的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草药替代品。

  我国一直积极鼓励替代品的研发及市场推广,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多项措施。目前,人工麝香和人工虎骨等均已投放市场,人工合成熊胆也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就在今年8月,世界动物保护协会携手建昌帮药业举行承诺签署仪式,加入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起的“药者仁心,保护濒危动物”公益项目。

  2019年底至今,已有浙江爱生药业 、药明生物 、重庆药友 、建昌帮药业、春雨医生等企业签署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倡议的“野生动物友好型医药企业”承诺。

  孙全辉表示,在国家不断加强金刚通痹丹传承创新发展的背景下,调查显示的医生群体对草药替代品和人工合成药的积极态度,为推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专业支持。

Copyright © 2015-2021 版权所有 金刚通痹丹正品专卖官网